發(fā)布時間: 2017-01-13來源:網絡
“我們必須讓制藥行業(yè)回到美國本土?!? 特朗普在新聞發(fā)布會上吶喊?!八麄兲峁┧幬镌牧?,但大部分并不在美國生產加工?!焙茱@然,制藥高管們一直害怕特朗普會抓住這個問題,現在似乎到了不能躲避的時刻了。
在美國銷售的許多藥物成分確實在國外生產的,一般來自于由中國和印度為主導的仿制藥供應鏈,或者由新加坡和韓國主導的用于高級生物藥物的復雜供應鏈中。特朗普已經非常清楚這種現狀,他不喜歡外包生產這種方式。
“我們的藥業(yè)是災難性的?!彼f。“他們離初衷越來越遠?!?/span>
但目前還不清楚特朗普可能會對藥物行業(yè)施加何種壓力,印度和中國的一部分制藥工廠可能是目標,因為他們一再因為安全和質量問題違規(guī)。甚至在周三的新聞發(fā)布會之前,來自亞洲的生物制藥高管和政府官員,已經開始擔心特朗普可能對進入美國的藥物原料征收重稅,或者打擊海外加工制造業(yè)。
新加坡、韓國和澳大利亞因為之前與美國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,按理說可以免稅。但問題是,現在特朗普承諾撕毀跨太平洋伙伴關系貿易協定(Trans-Pacific Partnership trade pact),要知道這可是日本政府和其他10個國家,近年來與奧巴馬政府辛苦談判才好不容易達成的。之前受到的保護主義政策可能付之東流,這些國家也將會有新的關稅。
影響:成本更高,新加坡和韓國或得益
很顯然,特朗普的發(fā)言加深了亞洲的不安。特朗普的律師羅伯特·萊特希澤(Robert Lighthizer),作為美國貿易代表,對中國的貿易做法深表批評。
新加坡亞洲貿易中心的執(zhí)行董事德博拉·埃爾姆斯(Deborah K. Elms)說:“制藥公司必須決定,想辦法應對這些年積累起來如巖石一般堅固的頑疾。”他預測,一些公司可能將制造轉移到新加坡和韓國等國家,與美國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,為穩(wěn)定的貿易政策提供了更多的確定性。其他企業(yè)可能會把制造業(yè)搬回美國,“盡管我認為,制藥公司可能會在做出決定之前繼續(xù)等待變化,因為這樣做確實成本更高。”
新加坡的供應鏈顧問Per Karsten Stolle,曾為新興市場準入公司Zuellig Pharma工作,他表示:“在印度和中國這樣的亞洲國家,制造業(yè)的成本要低得多,在某些情況下是發(fā)達市場的1/5?!?。
此外,一些亞洲國家要求制藥公司至少做一些本地制造業(yè),這樣可以降低失去進入大規(guī)模市場的風險,如印度尼西亞的2.58億人市場。盡管有這些障礙,美國制造業(yè)倡導者已經努力開始向美國本土提供工作機會。
嘗試:短缺關鍵藥物,新技術新標準降低成本
位于馬薩諸塞州的非營利組織德魯質量集團(Drew Quality Group),旨在提高美國仿制藥的生產。它正在推動確保稅收優(yōu)惠政策,在經濟蕭條地區(qū)設立工廠,他們可能歡迎低成本藥物進入,同時也希望得到保險公司的支持。
“我們的目標是制造被列為短缺的關鍵藥物”,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(FDA)局長Deborah Drew說。“關鍵是要提高效率,使美國制造業(yè)具有成本效益,我們不能回到舊的商業(yè)模式,我們的目標是降低成本,使用新技術,并執(zhí)行嚴格質量控制?!?/span>
其實,早在奧巴馬政府時期,白宮已經開始支持這些舉措。上個月,商務部(Commerce Department)宣布了7000萬美元的贈款,用于支持一個新的國家制造生物制藥創(chuàng)新研究所(National Institute for Innovation in Manufacturing Biopharmaceuticals)。目標就是在美國擴大復雜生物藥物的生產。其中,這些藥物很多現在正在亞洲,由FDA批準和定期檢查的工廠制造。
進口稅:應該不會真正實行
新加坡擁有高端制造產業(yè)鏈,在過去五年來,從AbbVie、安進到諾華等,投資規(guī)模達億美元,用于建廠生產生物藥物。總部位于美國的西格瑪奧德里奇(Sigma-Aldrich)和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(Thermo Fisher Scientific)也在新加坡的中心提供制造支持產品和服務。
印度也全力以赴,吸引這些藥企投資,呼應首相Narendra Modi倡導的“印度制造”運動。韓國也在生物制造業(yè)中取得了爆炸性的發(fā)展,三星生物科技公司現在擁有最先進的制造業(yè)務,為百時美施貴寶公司和羅氏公司提供服務。該公司還生產歐洲和美國批準的生物仿制藥:利從自身免疫治療藥物恩利(Enbrel)到乳腺癌治療藥物赫賽汀(Herceptin),都是非常賺錢的熱門藥。
韓國財政部長柳一鎬( Yoo Il-ho)表示,該國將大力捍衛(wèi)其制造業(yè),反對任何“非理性的美國需求”貿易。
新加坡亞洲貿易中心的執(zhí)行董事德博拉·埃爾姆斯表示說,已經建立海外供應鏈的制藥公司,應該特別警惕特朗普對國外制造的物品征收進口稅的威脅。她說,對于這個行業(yè)來說,這是一個非常隱約的問題?!皩M口稅增加稅收,很顯然只能會打擊那些在國外制造、并進口回美國的藥品,而不是關稅?!?/span>
可以肯定的是,進口稅不是他們唯一的困擾。制藥公司還擔心特朗普還抓住藥物價格上漲的問題,這將帶來股價暴跌。但最終,一場貿易戰(zhàn)爭可能會對他們的底線產生更大的影響。
“諷刺的是,對我來說,當然是制藥行業(yè),應該會后悔他們當初對TPP的極力反對,” 埃爾姆斯說。 “如果他們之前對協議沒有如此敵意,我們就會有交易,他們的制造選擇現在已經改善了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