鎖骨下動脈盜血綜合征是指在鎖骨下動脈、頭臂干動脈或椎動脈起始處的近心段有部分或完全的閉塞性病變,由于虹吸作用(盜血)引起患側椎動脈中的血流逆行,進入患側鎖骨下動脈的遠心段,導致椎-基動脈缺血性發(fā)作(腦缺血),和患側上肢動脈缺血性發(fā)作的癥候群。
大多數的鎖骨下動脈病變是由動脈硬化引起的,其它的病因包括纖維肌性營養(yǎng)不良、外傷、放射性損傷、血管先天性畸形、頸動脈炎、炎癥和肋骨畸形、縱隔腫瘤。
【臨床表現(xiàn)及診斷】
50歲以上的男性多見,左側鎖骨下動脈狹窄或閉塞多見,可能是由于左鎖骨下動脈在主動脈的起始處所成角度大,易受血流沖激而引起動脈粥樣硬化。本綜合征可出現(xiàn)椎-基動脈供血不足的神經癥狀及上肢缺血性癥狀
1、椎-基動脈供血不足的癥狀:最常見的癥狀依次為眩暈、肢體輕癱、感覺異常、雙側視力障礙、共濟失調、復視、暈厥,少見的尚有間歇性跛行、發(fā)音困難、吞咽困難、耳鳴、抽搐、頭痛及精神障礙。少數可出現(xiàn)“傾倒癥”,表現(xiàn)為沒有先兆,突然下肢肌力喪失而跌倒的發(fā)作,可沒有意識障礙,并能迅速恢復。
2、上肢缺血性癥狀:常見者依次為間歇性運動不靈、上肢乏力、疼痛和感覺異常,極少數引起手指發(fā)紺或壞死。
3、一般體征
?。?)血壓:患側上肢血壓皆降低,兩上肢收縮壓相差可在20~150mmHg,多數相差在20~70mmHg。
?。?)脈搏:患側橈動脈大多減弱或消失,有的肱動脈或鎖骨下動脈搏動也減弱或消失。此外患側脈搏遲至,這是由于脈搏波要由對側椎動脈至患側椎動脈,再至腕部,其距離較遠的緣故。
(3)鎖骨上區(qū)域血管雜音:多數可聞及收縮期雜音,運動患肢可能使雜音加重。
4、輔助檢查
?。?)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:快速、簡便、無創(chuàng)傷的診斷方法,可以看到鎖骨下動脈斑塊或阻塞,血流減慢或血流頻譜發(fā)生改變等。
?。?)CT血管成像(CTA)或核磁動脈血管成像(MRA):無創(chuàng)傷的診斷方法,準確性接近動脈造影。
?。?)鎖骨下動脈和主動脈弓動脈造影:為有創(chuàng)傷檢查,可以清晰的顯示患側鎖骨下動脈或椎動脈的狹窄或阻塞情況,不僅診斷準確率高,而且可以為充分估計狹窄情況,選擇最佳手術方式。
【治療方法】
手術方法多采用鎖骨下動脈-鎖骨下動脈、腋動脈-腋動脈、頸動脈-鎖骨下動脈搭橋手術等,適用于動脈狹窄嚴重或閉塞病變。
經皮血管內成形術(PTA)適用于動脈動脈狹窄達到75%以上并有缺血癥狀的病人。



![[object Object]](https://file.youlai.cn/cnkfile1/M02/BE/9E/45CC6B358FDCB4FD60FC6CBF8A9EBE9E.jpg?x-oss-process=image/resize,w_360,m_lfit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