帶孩子打完疫苗,家長需要注意什么呢?
一般來說,疫苗接種后的反應根據癥狀的不同分為局部反應和全身反應。
局部反應一般都是在接種后24小時內就出現的、在接種部位周圍以局部紅腫熱痛、淋巴結腫痛為主要表現的情況。
全身反應則相對比較嚴重,最常見的癥狀就是體溫升高,有的時候可能會出現腹瀉、惡心、嘔吐、頭昏等不適。
一、局部反應
局部紅腫疼痛。有些孩子在接種后會出現接種部位的紅腫、疼痛,這種癥狀一般都會在接種后24小時內出現,這也是最常見的疫苗一般反應。
紅腫的范圍一般不大,僅有少數人紅腫直徑大于3厘米,一般會在24~48小時逐漸消退。
硬結。部分孩子在接種含吸附劑的疫苗,比如無細胞百白破疫苗后,會出現注射部位吸附劑未完全吸收,刺激局部結締組織增生,而形成硬結。
局部反應,應該怎么處理呢?
首先,對于輕度局部反應,也就是紅腫直徑和硬結小于1.5厘米,一般不需作任何處理。
對較重局部反應,比如也有部分孩子的紅腫直徑和硬結會超過1.5厘米,但小于3厘米,這時候,就需要進行一些處理了:出現紅腫時,可以用干凈的毛巾先冷敷;出現硬結時可熱敷。每日數次,每次10~15分鐘。
極少部分的孩子紅腫直徑和硬結會大于3厘米,也就是嚴重的局部反應。此時,應及時去醫(yī)院處理。
二、全身反應
少數孩子接種疫苗后會出現發(fā)熱,并且有可能伴隨厭乳、倦怠、腹瀉、嘔吐等表現;也有一部分孩子會出現起皮疹、皮膚瘙癢這樣的皮膚過敏反應,這些都是接種疫苗后出現的全身反應。
在出現全身反應時,當體溫在38.5℃以下時,一方面要加強觀察,適當休息,防止繼發(fā)其它疾病,一般來說1~2天這些反應就會自動消失。
當體溫在38.5℃以上,甚至發(fā)生高熱不退的情況時,應及時帶寶寶去醫(yī)院兒科就診,以防延誤病情。



![[object Object]](https://file.youlai.cn/cnkfile1/M02/80/72/1E474EDE9C7240B2E5AD35BC0BCE8072.jpg?x-oss-process=image/resize,w_360,m_lfit)